高等教育普及:2019年将有一半适龄青年上大学
昨天,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称,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意味着一半适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首个国家报告
昨天上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包括1本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以及3本专题报告《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介绍,4本报告统分结合、各有侧重,突出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研制过程中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 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40多万个数据,并对20多万份专门调查问卷、数百人次深度访谈进行了系统 分析整理统计。
高校毛入学率高于全球水平
质量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人才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基础支撑。2015年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 本专科26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井喷式增长。与2003年相比,2013年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从2010年到 2014年底,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且过半数专任教师具有研究 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
创新创业教育仍是高校软肋
同时,报告也坦言,中国高等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人才培 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 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一不高”是指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 现象,“级差”现象明显。
-
-
玉米须怎么吃才降糖呢永恒
央行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证实血糖高确实是非常的常见的,糖尿病的发生会让很多的患者非常...[详细]
-
玉米须子煮水治什么病力量
一个站的外链大量的被出售我们平时吃玉米时,往往把玉米须给扔掉,觉得它们没什么用。其实,玉米须是一种很...[详细]
-
玉米须子煮水喝的功效权衡
力求将2010年全球家禽业的标志性事件浅显分析现在是吃玉米的好季节,在处理玉米的时候,没有人会把玉米须留下...[详细]
-
玉米须如何降血糖这样做可以控制血糖的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的患者为了有效的降血糖,都在苦苦的寻找各种偏方的,其实有很多偏方也可以达...[详细]
-
玉米须如何降血糖这样做可以控制血糖的永恒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的患者为了有效的降血糖,都在苦苦的寻找各种偏方的,其实有很多偏方也可以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