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法律

行政诉讼“告官见官”

2018-10-07 14:14:10
标题,内容,固定值 行政诉讼“告官见官”,最高人民法院7日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边界、原告资格和被告资格等进行界定,并对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行政诉讼案件立案登记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作出详细规定。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为了防止行政诉讼中的“滥诉”问题,司法解释明确了五种不可诉的行为,包括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中国与WTO白皮书中国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
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儿童节北京炎热升级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达3
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铁总转让高铁WiFi独家运营公司49股权
责等行为;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投诉类行政案件等滋扰性案件数量激增。

一些与自身合法权益没有关系或者与被投诉事项没有关联的‘职业打假人’‘投诉专业户’利用立案登记制度降低门槛之机,反复向行政机关进行投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说,司法解释界定了行政诉讼原告和被告的诉讼主体资格。

   司法解释适度扩大了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范围,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1至2名诉讼代理人。

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

   同时,根据司法解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

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情况说明,并加盖行政机关印章或者由该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

行政机关拒绝说明理由的,不发生阻止案件审理的效果,人民法院可以向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据新华社   ,1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