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失实被判免予道歉
央视报导失实被判免予道歉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3月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干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然不合格,但并未含制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质。海龙棉织厂随后对央视提出侵害名誉权控告。近日,市1中院认定商品生产者应容忍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其作出的刻薄批评,终审驳回海龙棉织厂的侵害控告。
2007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一期名为《都是染料惹的祸》节目。报导中,央视在河北省晋州市陈家庄乡海滩村海龙棉织厂和邻村陈家庄的一家“源泉”染厂调查,染厂一名技术人员拿出了几个样品,说是为“海龙厂”生产的。以后,从暗访的两家厂子里抽取了11个染料样品,送到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结果显示,其中9个不合格样品中都含有国际上已制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资。
节目播出后第二天,晋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封存了海龙棉织厂生产的毛巾。同年4月5日,河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出具检验报告,认定该厂毛巾质量不合格。2007年4月25日,晋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责令该厂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毛巾2万条,并罚款16000元。
事发后,海龙棉织厂负责人孟某以自己的产品虽不合格,但并未检出报导所触及的禁用染色品芳香胺为理由,将央视告上法院。他称,央视的上述报道失实,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并要求央视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法庭审理时,他还提交被暗访的技术人员的证词称,其所说的“海龙”,是一个人的名字,而非他的“海龙棉织厂”。
近日,法院审理后认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获得客观社会评价的权利,与此同时,法律亦保护媒体的正当舆论监督权利。具体到本案,央视是基于部分毛巾生产企业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染色剂,严重危害公众安全这1社会现象所做的调查节目。相干部门目前已确认该单位生产的毛巾不合格,虽不合格原因与致癌物资无关,但仍可证明其产品有质量问题。另外,毛巾安全问题触及公众利益,作为生产毛巾的企业,针对媒体与公众对其产品质量及安全的苛责,应予以必要的容忍。
据此,市一中院终审驳回了孟某的诉讼要求。
小便刺痛小孩脸色发黄
宝宝肚脐贴怎么用
优养在线
新闻专题
-
14岁瘾少年退学打工而如今浪子回头
14岁“瘾”少年退学打工,而如今浪子回头楚天都市报讯 (见习刘晨玮)前日,在江夏做小生意的熊女士告知:去...[详细]
-
美国名校的春节文化盛宴
美国名校的春节文化“盛宴”新华旧金山2月9日电9日当地时间中国农历除夕之夜,美国西部学术重镇斯坦福大学的...[详细]
-
央视报道失实被判免予道歉
央视报导失实被判免予道歉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7年3月报道了河北省晋州市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详细]
-
兴业银行卷入泛鑫高管叛逃案
兴业银行卷入泛鑫高管叛逃案银行卷入泛鑫骗局:讹诈协议签于银行柜台 《第一财经(百科)》从知情人士处得悉,...[详细]
-
男子骑摩托撞逆行轿车后坠入约10米深谷图
男子骑摩托撞逆行轿车后坠入约10米深谷(图)(重庆晚报 第一眼站 首席 夏祥洲 通讯员 钟圣文 10月5日 20:58报导) 本日...[详细]
-